傅中望 官方网站

http://fuzhongwang.zxart.cn/

傅中望

傅中望

粉丝:370109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傅中望 1956年1月生于湖北武汉。湖北黄陂人。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雕塑专业,同年在湖北省博物馆从事古代艺术品修复与陈列工作。1984年任职湖北省美术院雕塑创作研究室。曾任湖北省...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傅中望的人生轴线

  小寸平头,带着眼镜,忙碌于办公桌前,边打电话边整理文件。几经周折,终于在湖北美术馆4楼的馆长办公室见到了傅中望。作为中国雕塑界标签式的人物,他的作品远比他的样子更具有辨识度。

  不可否认的是,在芸芸众生之中,有些人是天生要当艺术家的,天赋异禀和后天雕琢,让傅中望行走于自己雕塑的人生轴线之上,游刃有余。

  从木工之家走出

  的雕塑家

  轴线的起点始于1956年1月的一个清晨,傅中望出生于湖北黄陂的一个木工之家。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木工产生浓厚兴趣。

  在小学五年级时,十几岁的傅中望就能够自己画草图,制作简单的家具。眼见父母上班辛苦,他就自制了可活动的梭椅,便于父母得空的时候休息;70年代,妇女在家纺线为生,他就帮邻里制作了6台纺线车;学校里的课桌课椅,宣传的橱窗,大多出自他之手。在动乱的文革年代,少年傅中望心中的表达欲望,通过手工技术点滴展现,在获得了一片赞誉之后,带给了他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1974年,表现优秀的傅中望被选入武汉市青少年宫,进行系统的美术学习。随后便被时代的大潮卷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之中,在农村呆了4年。

  二十出头的傅中望精力旺盛,将少年时期的画画和木工爱好,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延续。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泥塑,从此便像着了魔般,沉醉于泥塑万般莫测的造型里,一种强烈的想法在他心中滋生“我可以做好泥塑,并做的更好”。他自发组织了“农民公社泥塑学习班”,捏制系统的立体故事,反映时下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引起了全县和媒体的关注。

  雕塑家钱绍武是偶然间来到湖北的这个小县城,看到了泥塑班的作品之后,既惊喜又感叹,带着随行的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老师和学生在此驻扎下来,一停留便是2年。

  和钱绍武相处的两年间,傅中望获益匪浅。他明白了雕塑作为一门艺术,与最重要的类别油画具有举足相当的影响力,在西方地位很深;而同时,在美术学院,雕塑也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是一门成系统的学科。傅中望脑中第一次有了关于“艺术家”和“雕塑家”的概念,并明白了这群人都在干着什么。

  启蒙意义式的熏陶,成了傅中望雕塑之路的指路明灯。“在钱绍武等雕塑家的影响下,我看到了一种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并选择了雕塑作为终生艺术之路来追求;在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作为艺术家的修养及人格魅力。”

  发现雕塑的

  中式之美

  梁思成说得好:“艺术之始,雕塑为先。”傅中望艺术之路的轴线,开始有了一条清晰的脉络。

  80年代,国门大开,西方思想大量涌入。傅中望对于雕塑最先的探索,便是始于西方。早期作品中,如《生命使者》、《慧眼》等,带有明显的西方标签,很多人评价为是“去中国化”的作品。

  “这些作品是探索的结果,并没有去中国化。在吸纳的过程中,我在涉及艺术的各种可能性,既参照也学习,自然也会反应到作品中,但这不能成为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也不能成为与西方对话的形式。”傅中望说道:“如果没有早期的探索过程,之后我也不会用现代人的思路去看待传统,而传统资源要推进和求新是件很难的事情。”

  在早期雕塑语言的探索中,傅中望接触到了美国雕塑家大卫·史密斯的作品,其结构主义对他之后的创作方向影响至深。

  1985年之后,傅中望更加关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的组合与焊接,并由此去创造具有抽象意味的作品,而不是去雕塑一件件具有明显内聚力的坚强实体。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他经常出没于湖北美术学院附近的一个废品回收站,之后创作了一大批金属焊接雕塑作品。《天地间》和《金属焊接系列》作品已经开始跳脱出西方结构主义的框架,融合了一些中国元素,在学术界获得了好评。

  然而,这仅仅只是过渡,结构主义毕竟是西方式的表达,无论如何创新无异于对现有体系的重复,傅中望想做的却是未被纳入西方当代艺术之中、又具有本土文化价值的艺术样式。

  有了此前的重重积淀,对于榫卯结构的顿悟似乎就顺理成章了许多。在一次去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建筑文化研讨会”上,傅中望听到一位建筑学者说“中国的斗拱就是最好的立体构成”,这让从小做过木工的他灵光一现,意识到了榫卯结构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也领悟到了中国的榫卯结构和西方的垒砌结构在文化上的差异和造物意识的不同。

  “中国是木结构文化,在建筑、农业和家具上都是以木为主,木结构的造物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造型意识及生存方式,只有将其变成艺术,才能表达其艺术的特点。”傅中望说道:“榫卯结构一直存在,却没有人将其用艺术的形式进行体现,学校里也没有这个课程的教学,榫卯结构是对西方雕塑的一种颠覆和创新。”

  西方雕塑写实,中国雕塑写意,榫卯结构虚实结合,是雕塑艺术上的新发现,开创了先例,填补了空白。既传统又现代,既抽象又具体,既熟悉又陌生,和西方现代雕塑吻合,又能使其接受。2004年,傅中望的作品《地门1#》在法国巴黎罗浮而宫花园进行展出。

  榫卯体现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问题,榫和卯,凸和凹,阴阳虚实相生,包含了天地万物,是一种世界观的展现,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傅中望试图用东方的语言样式,与艺术史对话。

  异质同构

  和多元艺术生态

  榫卯结构的提出,带给了雕塑界巨大的冲击。但傅中望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寻求新的艺术语言表达。

  “异质同构”在延用过去的榫卯语言时,并不限于对木质材料的运用,转而强调多种材质——如木材、石头、陶器、不锈钢、废旧钢铁与电子废弃物的结合。“异质同构”是对榫卯结构深化的理解,在艺术上深层次的挖掘,两者一脉相承。

  异质同构之后,便有了傅中望艺术生涯的集大成之作“轴线”。在2011年7月,傅中望在西安举行个人艺术展,名字也叫“轴线”,

  轴线不是一段总结式的告白,而是一种寓意性的开始。在这些作品中,傅中望将观念与意义的表达带入作品之中,并综合了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与影响艺术等若干元素。

  傅中望认为:“轴线并不纯粹是建筑规划上的方法与形式语言,它的范围很广,包括思想的轴线、文化的轴线、历史的轴线、社会的轴线、生命的轴线,说开一点,甚至包括个人的轴线。在很大的程度上,轴线就是隐藏在思想、文化、历史、社会、生命与个人发展进程中的逻辑线。”

  在雕塑之路的轴线上,傅中望不断求新求变,他所寻求的不是一种风格,而是要开辟更多的可能性,创造情感各异,形态各异的艺术景象,以表达对于生活和生命的理解、感悟。傅中望说道:“我不是一个追求风格的艺术家,如果把自己束缚在某一格局里,一味重复,将会导致艺术的死亡。”

  除了雕塑之外,傅中望有很多爱好,听音乐、看电影、下棋,但做了湖北美术馆馆长之后,他几乎没有时间来做这些事。他认为馆长的责任更重大,肩负着引领大众审美的取向,是一种社会责任。

  傅中望说:“自己曾经被一群很优秀的雕塑家带领走进艺术的殿堂,十分幸运。通过自身努力,并取得一定的成就,也实现了人生的理想。这一路走来,社会和生活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能够不断激发创作的热情和思考的可能性,并在时代的巨变中,始终保持着对艺术最纯粹的感悟和坚持。”

  时至今日,功成名就的傅中望的人生轴线正在稳步向前,并时刻迸发着最新的闪光点,这条轴线和这些精彩的闪光终将被历史铭刻。